top of page
作家相片jeanyim

青金石:寶石、顏色與故事

已更新:2023年12月21日

十二三歲的時候,我有一套彩色鉛筆,紙盒內側和筆桿上,都寫着日文和英文的顏色名稱。當時我最喜歡的一色,英文是Ultramarine,查了字典,原來中文叫作「群青」。


圖1:當年那款彩色鉛筆,現在還能買到,並且包裝基本沒變

十五六歲的時候,愛上一套日本少女漫畫《天是紅河岸》,故事背景是公元前十四世紀的赫梯帝國。作為一枚毫無理智的死忠腦殘粉,上大學之後,雖然專業根本八竿子打不著邊,我還是把東語系開給本科生的上古近東文明課,全部選修了一遍。


大一那年,在拱玉書老師的課上(貌似是「古代近東文明」?),昏暗的電教教室裡,堪稱古董的機械轉盤式玻璃片投影儀,將一張張古文明遺跡、文物的影相,投映在幕布上。各種珠寶玉石自然最引人注目。其中,就有一種不透明的石頭,有著濃郁悠遠的藍,老師說,這是一種產自阿富汗山區的礦物,名叫青金石(lapis lazuli),上古時代在新月沃地,價格與黃金等值,是專供神祇和帝王使用的裝飾。


圖2:青金石裝飾的公羊爬樹塑像,烏爾王陵出土

大二開始,我又陸續選了李政老師的幾門課。李政老師專攻赫梯史,他不時會帶些圖書,在課堂上給我們傳閱。書上總有精美的插圖,果然,許多從神廟遺址或王室墓穴出土的寶物上,青金石都是常見寶石之一,時隔數千年,濃郁的藍色依然美麗。在蘇美爾神話中,青金石是戰爭女神伊南娜(Innana,𒀭𒈹)法力的象徵,隨著她下到冥界去一路闖關。


1930年代,當考古學家發掘巴比倫城遺址的時候,一座通體覆蓋藍色彩釉磚塊的城門,以其瑰麗震驚世人。這座城門供奉的女神伊什塔(Ishtar),其實就是蘇美爾神話中的戰神伊南娜,只不過,到巴比倫時代,阿卡德人給她改了個名字。就像羅馬人繼承了希臘神話諸神,但全都換上羅馬名字一樣。因此,這座城門藍色的外觀,應當就是用釉面磚的色彩,來象徵女神法力所在的——青金石。


圖3:Ishtar Gate@Pergamon Museum, Berlin, Germany

啊,到這裡,要再說回我當年粉的那套漫畫了。《天是紅河岸》的女主角,是個穿越回古代赫梯的日本女孩鈴木夕梨,她在古代世界因為各種巧合,在馴服了一頭獅子之後,被米坦尼人認定是降臨凡間的戰爭女神伊什塔。因為在兩河流域的神話中,戰爭女神常與獅子為伴,而米坦尼位於兩河流域北部。筱原千繪編的劇情,是真的用上了這個典故。


圖4:上,滾印印紋上的伊什塔女神與獅子;下,漫畫中的鈴木夕梨馴服獅子

那麼,為什麼我開頭要提到那套彩色鉛筆裡的群青色呢?因為,群青色正是青金石的顏色。在人類歷史的很長時間裡,穩定持久的藍色,一直是工匠和藝術家們難以獲得的原料。青金石色彩迷人,但一來色澤不耐高溫,故不能用於燒製陶瓷的釉彩,陶瓷工匠得另覓他法;二來,這種石頭價錢昂貴,雖然一直用於作畫,但實在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顏色。價錢相對低廉的靛藍(Indigo)、大青(Smalt)和石青(Azurite)都是群青(Ultramarine)的替代品,但各有各弊,最優質的藍色,仍然繞不開青金石。


把青金石去除雜質,再研成細粉,就是千百年來許多歐亞文明最純淨的藍色顏料。Ultra+marine,群青的色彩名,在在顯示了人們對於青金石呈現出的色彩有著怎樣的想像:ultra是極致,marine是海洋的,連起來,就是「極致的海洋之色」。無論是天空,還是海洋,其遼遠都超出上古人類的想像,所以,用代表這種遼遠的藍,來象徵神祇的法力,也是十分貼切了。


圖5:一塊色彩純淨的高品質青金石,The Owl

在東方,青金石礦物粉末,在佛教壁畫、藏族唐卡和中國畫中都是藍色色素,名為「佛頭青」或「佛青」,因為佛教傳說佛陀的髮色正是青金石的顏色,一些佛像也會用青金石製作佛髮。順便提一句,青金石在古漢語文獻中常以「琉璃」、「璆琳」等音譯出現,佛家七寶中之「琉璃」,應指青金石,而不是我們今天認知的那種玻璃的親兄弟。


在西方,以青金石粉末製作的群青顏料,曾被指定用於聖母斗篷的色彩。文藝復興時期,群青仍是極為昂貴的顏料,許多畫家都有與之相關的逸事,網上一搜一大把,我就不逐一覆述了,只揀其中最常被人拿來證明這種顏料金貴的一件說說: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有一幅未完成的畫作《埋葬》,右下角原為聖母的位置完全留空,作者棄坑的理由眾說紛紜,其中一種,是說這幅畫的贊助人總是無法提供足夠的群青,於是米老師最後怒而棄坑,爺不伺候了⋯⋯


圖6: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畫作《埋葬》

從蘇美爾到文藝復興,青金石的色彩一直與尊貴、神聖的人事物聯繫在一起,因此在歐亞大陸的西端,人們對這種色彩的尊崇一直沒有斷過,到了近代化學日漸昌明的年代,歐洲人終於不能忍受「礦石短缺造成他們無法大量使用藍色」這件事了。


  • 1706年,Johann Jacob Diesbach在德國柏林人工合成出深藍色的普魯士藍(Prussian blue);

  • 1802年,法國化學家Louis-Jacques Thénard發明了人工合成的鈷藍(Cobalt blue);

  • 1826年,法國化學家Jean-Baptiste Guimet終於製成了合成群青,這種色素的化學成分已經與青金石粉末極為相近,後來色彩名稱中的「群青」一詞,就是指這種合成群青,也叫「法國群青」。

至此,藍色終於可以大量出現在畫作上,而不會直接導致什麼人破產了。不過,因為這種顏色用於炫富的歷史實在太久遠,因此,在許多文化情境下,它已與高貴和富有融為一體。


澳門瓷板路牌上的藍色出發,我順著Azulejo的各種線索,一路追溯到青金石和各種藍色呈色劑的發展歷史。青金石與群青色素的這層關係,將我的兩件童年美好回憶連在了一起,這種跨越時空的連結,總會讓我著迷。


不過,這一篇的內容好像扯得是遠了一點,我不是要寫南方華人、城市跟食物嗎⋯⋯好吧我承認我又跑題了。下一篇試著兜回來。



圖片來源:

圖1:購物網站同款商品圖。

圖2:《蘇美爾:伊甸園的城市》,戴爾·布朗主編,王淑芳翻譯,美國Time-Life Inc.授權,廣西人民出版社(簡體中文版),2002年,第133頁。

圖3:維基百科,Ishtar Gate條目,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Ishtar_Gate

圖4:上圖,維基百科,Inanna條目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Inanna );下圖,《赤河戀影》第五卷,筱原千繪著(台版)。

圖5:美國寶石研究院網站,Lapis Lazuli History and Lore,https://www.gia.edu/lapis-lazuli-history-lore

圖6:維基百科,**The Entombment (Michelangelo)**條目,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he_Entombment_(Michelangelo)

53 次查看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